6月15日,在诸城市石桥子镇,中化现代农业(山东)有限公司(下简称中化农业)的实验田里,小麦收割机来回作业,机器“轰轰”作响。“这是我们新引进的凯斯轴流滚筒联合收割机,该收割机通过籽粒相互作用脱粒,有效减少了粮食损失,机损率可减少1%以上。”中化农业潍青区域经理杨森说。
(资料图片)
中化农业新引进的凯斯轴流滚筒联合收割机。
中化农业常年为农户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业托管服务,致力于帮助农户减少“跑粮”。“经专家测算,小麦收获时平均损失率为4.41%。因此我们非常注重收割过程中如何进行减损,每年收获前都会制定收割作业标准,对农机手进行培训。”杨森说。
“在收割过程中,我们首先会根据实际情况,为拨禾轮选择合适的高度,一般是在作物距地面的2/3处。”中化农业推广农艺师崔飞说。收割机机身最前方可以连续转动的部件叫拨禾轮,它负责把麦子揽过来,拨向割刀进行切割。他介绍,如果拨禾轮过高,容易把穗头打碎,籽料脱落,造成粮食损失;反之,小麦则容易缠绕到拨禾轮的杆上,同样造成损失。
崔飞简单操作了几下,将拨禾轮高度调试好,然后指着收割机后部说:“其次是优化好轴流滚筒和凹板之间的距离,即将凹板间隙调到一个合适的度,提高脱粒效率。”他解释,凹板间隙过大,麦子不能被完全挤压揉搓,脱粒不净;间隙过小或轴流滚筒转速过快,会造成麦粒破碎、滚筒堵塞。“在作物潮湿时,滚筒转速调高,凹板间隙适当放小;作物干燥时,转速放低,间隙适当开大。”
崔飞正在介绍农机收割时如何减损。
崔飞开动收割机,小麦茎秆和麸糠从排草口喷出。他抓起一把麸糠,查看里面的成分。“如果麸糠中含有过多麦粒,就说明风量过大。”崔飞说,“此时要及时选择筛片的开度和风扇的风力。”筛片的开度影响作物籽粒通过筛孔的顺利程度,开度偏小,风力过大,麦粒容易随着茎秆和麸糠被吹出;反之,茎秆和麸糠就不容易吹出去,使小麦含杂率更高,清洁度低。
站在收割后的麦地,崔飞用手比量了一下。在他一个手掌的覆盖范围内,地上只有3粒小麦。“不超过4粒就表明小麦损失率在1.2%以下。机手要及时测算,随时调整农机。”
杨森用手丈量地里的麦粒数量。
收割时,农机需要实时调节的地方还有很多,如麦苗稀疏程、农机大小、地块形状等等,都需要农机手根据情况选择农机行驶速度、作业路线和各项参数。“农机手精湛的农机操作技艺,可以克服地形不熟、操作系统差异等难题减少粮损。”杨森说,“收获前制定收割作业标准进行培训,有效提高了农机手水平,减少了‘跑粮’。”
据介绍,中化农业配备有烘干塔,小麦九成熟进塔烘干,减少十成熟时过干引起的机收破损;此外还建设了3000平方米的高标准粮仓,通过机械通风、电子测温、环流熏蒸等措施减少库损。中化农业现为石桥子镇2万多亩地提供农业托管服务,在这种农机收割措施下,一亩地能减损7%—8%,每亩小麦能减损七八十斤,一年下来小麦玉米共减损200万斤以上。
“下一步,我们准备继续扩大农管服务面积,对接更多的农户和合作社, 推广最先进的农艺农技,帮助更多老百姓增加收入。”杨森说。
大众报业·农村大众记者 李兆兴 通讯员 张宝昌
Copyright @ 2015-2022 海峡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 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