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
年
快
(资料图)
乐
继续来看我们的春节特别节目“百岁老人贺新春”。今天我们要带大家认识一位特殊的百岁老人,她叫陈国英,是肥东县白龙镇青龙厂社区人,说她特殊呢,一是因为陈奶奶之前上过我们《第一时间》节目,二呢,她是一位聋哑人。
听说我们《第一时间》记者又来采访她,陈国英奶奶高兴得不得了,换上了红色的唐装,戴上了红的线帽,然后要在院子里的小菜园转上两圈,让我们看看她的身体还很好。
前不久,她不小心摔了一跤,不过幸运的是,没有什么大碍,这不,陈奶奶将拐仗交给儿子后,自己还能弯腰拔起菜地里的几颗杂草来。
看着老人家还如此硬朗,你可能想不到她今年已经整一百岁了。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,陈国英老人的儿女,以及亲友们,带着大蛋糕和鲜花给她过了个百岁寿宴。
看看过生日的老寿星有多高兴,她沾起蛋糕给女儿抹点颜色,又给重孙子画上彩。看着老人家与大家一起开心,你可能不会想到,陈奶奶是一位聋哑人,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听觉。
杨道所 陈奶奶的儿子:七岁打针打的,那时候医学不发达,聋哑了, 现在思维能力清楚很,什么都明白。她没什么事情就缝缝针钱啥的,这就相当于她的一个爱好。
虽然听不见,不会说话,但陈奶奶通过手势完全可以与人正常沟通交流。老人一辈子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做鞋,从硬邦邦一针一线纳的鞋底,到色彩绚丽花纹精美的鞋垫,以及为初生婴儿做的小布鞋都是她的拿手绝活。我们到来,老人家骄傲地拿给大家看。
杨超 陈奶奶的孙子:小时候经常给我们做鞋啊,穿的那些布鞋,以前小时候穿的那鞋。
杨道所 陈奶奶的儿子:她早上肯定起来打扫卫生,打扫过以后她烧点吃吃,吃过就开始散步,在门口转来转去,晚上也锻炼,有时候看看电视。
窦建安 陈奶奶的亲戚:很勤劳,清早上就起来干活,自己家还有小菜园,种了些自己吃的素菜,会做鞋,会纳鞋底子,所以讲这些与她的长寿都是分不开的。
陈奶奶一直都在农村生活,育有一儿一女,年轻时要干农活忙家务,养成了勤劳的习惯,年纪大了,她也还是闲不住。家人们说,老人能长寿,是劳动练就了她的好身体,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保障了她的健康,她爱吃素菜和水果,对人和善,很少有脾气。
陈国英奶奶的长寿,与勤劳和生活习惯分不开,还有一点就是和子女的关爱也是密不可分的。
春节前夕,我们再次到来,给老寿星送上长寿帽、长寿围巾和六百元贺岁红包。
自打上回百岁寿宴之后,陈奶奶的儿子杨道所就没有离开家,因为天气变冷了,他不放心老人一个人。在城里打工的时候,由于不放心老人,杨道所在家里和院内都装上了摄像头,这样可以随时看到老人家的状态。
在他给我们的几段视频中,可以看到有时候陈奶奶在家里来回遛弯,走路转身都非常利索有力,有时候又在院内的小菜园忙碌着,翻整土地,忙种蔬菜。
后来,为了方便和母亲交流,杨道所买了一个视频聊天设备,每天晚上,在外地的他都会和母亲通过视频进行聊天。
杨道所 陈奶奶的儿子:每天晚上我跟她用手势沟通,她在家干什么事情我问她,或者哪里不舒服啊,有什么情况,我随时就可以回来。每天晚上七点钟 这个时间,她准时就在这里等我。
儿子关爱着母亲的身体健康,母亲也很理解儿子的不容易,有时候杨道所在家待的时间多了,她还为儿子着急。但是儿子出去后,一字不识的母亲却悄悄地为儿子记录着出行的时日。
杨道所 陈奶奶的儿子:我在外面她都很理解,在家时间长了,她还催我出去打工,她讲你干活过七八天来家一趟就行了,她担心我们。家里还有一个小本子,给我考勤的,一个圈子代表一天,一横也是一天的意思,她讲看我在外面干的天数,我回来她划一个杠子,我跟她讲什么时候能回来,她就知道了。
新
年
快
乐
在这里,我们也祝陈奶奶身体一直健健康康,福寿连连!
安徽经视《第一时间》记者报道
编辑:胡诚
责编:
Copyright @ 2015-2022 海峡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 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